首頁 / 修護診療室

修護診療室

館藏修護個案精選

史博館豐富而多元的歷史館藏包括史前彩陶,商周甲骨青銅器、唐三彩、石刻佛雕、玉器、民初家具戲偶、當代書畫等,文物古今兼備。為了延續文物生命,分批整理修護劣化受損的文物,使本館典藏品維持良好穩定之狀況,是博物館的重要使命。

由於每件文物材質、製作技法、使用歷程、劣化情況均有其獨特性,
因此,修護方式與執行步驟的選擇並非全然一致,修護人員會藉由檢視所得結果,作為診斷的依據,針對實際需求擬定執行方案對症下藥,在符合現代修護倫理與規範之下,以最小干預、不過度臆測、考量文物文化脈絡、評估各種歷史、美學、研究、教育等價值、使用材料與技法必須安全穩定且具有可移除性等原則,改善作品劣損情形、穩定結構狀況、完善作品整體視覺協調性,以及達到作品展示觀賞的功能,提升文物的保存性與藝術價值。

文物修護原則
1
預防勝於治療
2
可辨識性
3
可移除性
4
減少人為干預
5
避免臆測性修補
修護前檢測流程(以下非固定程序,會依不同需求有所調整)
1. 肉眼檢視、狀況紀錄
建立文物基本資料調查,初步判斷文物狀況,並評估之後的檢測需求。
2. 可見光攝影
包含正光、側光、與透光,用於記錄修護前作品的狀況。
3. 其他光源檢測(依需求調整)
包含紅外線、紫外線、顯微鏡檢視、X光分析等,可更深入檢測與研究文物狀況。
4. 吸收性與媒材溶劑測試
選擇作品邊緣角落及不影響視覺之位置進行測試,以極少量水分或溶劑接觸基底材與媒材,觀察基底材吸收反應及媒材穩定程度,此檢測結果是後續修護步驟的重要參考依據。
5. 擬定修護策略與步驟
依據上述檢視結果,制定修護策略,分析價值與干預程度,為文物量身訂做專屬的修護計畫。
東方書畫紙類修護步驟(以下步驟非固定程序,會依不同需求有所調整)
1. 狀況檢視登錄
修護執行前,針對作品進行全面性的劣化狀況檢視登錄,並製作作品結構損害狀況剖析圖。以肉眼直觀並使用可見光與不可見光進行修護前攝影,並視需要輔以特殊儀器進行檢測。
2. 卸除原裝裱
揭除畫心四周的裝裱鑲料。
3. 基底材吸收性與媒材穩定度測試
確認基底材與媒材狀況。
  • 測試後如發現特殊情況,修護人員與典藏人員,會 針對媒材加固步驟與用料進行討論研擬。
4. 乾式表面除塵
使用軟毛刷、吸塵器、空氣球、粉末橡皮等物理性的方式清除表面髒汙、顆粒與異物。
5. 媒材/顏料層加固
選用材質穩定且適於該文物的材料進行。
6. 暫時性全面/局部加固保護
以不織布或紙材搭配黏著劑,貼黏覆蓋於基底材或媒材脆弱部分,譬如摺痕、破損處、斷裂處,以防止文物因修護加濕或翻動作業時產生損害。
7. 減緩污漬與褐斑
經基底材與媒材測試後,選用合適溶劑減緩淡化表面污垢、污漬與褐斑。
8. 揭除舊覆背紙與舊命紙
以潮氣潤濕軟化作品背後舊覆背紙/命紙,使用手工具小範圍緩慢揭除紙張。
9. 小托命紙
選用強度厚度適宜的新紙材作為命紙,以修護用漿糊將命紙小托於文物背後。
10. 移除暫時性加固材料。
暫時性加固處通常為文物已劣化或較脆弱之處,移除時應小心留意是否帶離原彩顏料或不小心加大破損處。
11. 補紙與頂條
視文物需要,選用與作品紙張厚度質感接近之紙材,填補於缺失破洞處。摺痕嚴重處使用楮皮紙等紙材製作細條補強加固。
12. 加托與上板乾燥
於命紙之後,小托第二層紙張,增強整體作品厚度與結構,再繃平於乾燥板上靜置。
13. 全色
於作品缺失補紙處,先塗佈隔離層,再以修護用全色材料填色補彩,調和整體畫面。
14. 新鑲料配置
進行後續裝裱材料準備。鏡片、卷軸等裝裱型式所用的織品需提前進行經緯線整理、托紙、整色等工作。此步驟關乎作品最後呈現的細緻度與美感,因此無論是裝裱形式、選料配色、尺寸比例都會經過討論與模擬後才執行。
15. 重新裝裱
將備置完成的材料依步驟順序與作品搭接,並依文物歷史、未來展示或保存的需求以鏡片、掛軸等方式組裝呈獻。
16. 保存措施製作與安裝
依照文物修護後型態與尺寸量身訂製保護箱盒,將其典藏收納。
油畫類修護步驟(以下步驟非固定程序,會依不同需求有所調整)
1. 狀況檢視登錄
修護執行前,針對作品進行全面性的劣化狀況檢視登錄,並製作作品結構損害狀況剖析圖。使用可見光與不可見光進行修護前攝影,提供修護之參考依據與修護前後之對照。
2. 乾式除塵
使用軟毛刷、吸塵器或空氣球、粉末橡皮等物理性的方式清除表面髒汙、顆粒與異物,已利於後續修護處理。
3. 溶劑測試
了解畫作媒材與髒汙之溶解狀況,作為後續清潔或加固蝕選用材料之依據。
4. 撫平與加固
畫作因環境溫濕度起伏或外力撞擊等因素,容易造成繪畫層起翹、剝落、缺失,選用適當的文物修護用加固材料進行加固,補強脆弱處結構,避免持續剝離造成繪畫層缺失。
5. 移除前人修護
若有前人修護痕跡,如因基底材破損所製作之補丁,或使前人加托之作品,考量年代已久修護材料已老舊,或後補材料對文物有害,則將其卸除進行移除與更換。
6. 濕式清潔
透過溶劑測試的結果,選擇適合文物的溶劑,針對污漬、黃化凡尼斯、補彩等狀況,移除劣化因子。
7. 畫布結構處理
畫布易外力撞擊等因素使畫布出現破損、撕裂,使用適當黏著劑等材料進行加固補丁或縫合,穩定局部結構,延長畫作保存時間。
8. 作品背後資料保存維護
如作品背面貼有紙質標籤,內容為參展資訊或作者所寫資訊,考量其豐富歷史價值,將予以紀錄、保存。進行專業保護,作品結構無虞後進行原處回貼。
9. 置換為卡榫式內框
內框為支撐作品及維持作品狀況的重要結構,透過置換卡榫式內框,可給予畫作良好支撐,亦利於後續維護。
10. 缺失處填補
繪畫層與打底層之間因受外力或木材收縮影響,造成繪畫層剝離、起甲、空鼓或遺失,使繪畫層狀況不穩定,將使用專業填料進行填補,使畫面基底平衡,利於後續全色處理。
11. 全色
由於缺失處填補後,填補區域與周圍色塊會出現明顯視覺上之差異,因此針對填補處與明顯視覺不協調之處,根據周圍色塊分布及畫面線條方向進行全色。
12. 塗佈凡尼斯保護層
凡尼斯施作工序:確認作品整體狀態及全色完整度後,塗佈保護用凡尼斯,除可統一作品與修護材料之光澤外,亦可隔絕繪畫層直接接觸空氣汙染源,增強畫作保護力。
  • 並非必要手段,依畫作原始情況評估執行
13. 外框處理
更換新外框:畫作依需求更換訂製、或修整原有外框。
©2024 Copyright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總瀏覽人次:00000000 / 本頁瀏覽人次: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