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剪事過去
在剪紙出現之前,戰國時期已有鏤空刻花皮革裝飾物,和其他使用透雕技術形成帶有鏤空圖案裝飾的物品,如金屬器,陶器、骨器等,也被視為剪紙的前身。而真正的「剪紙」則需等到「剪刀」和「紙張」的發展與普及才可能被製作出來。
「剪紙」二字初見於唐代杜甫的《彭衙行》詩:「暖湯濯我足,翦紙招我魂。」反映出唐代已有剪紙招魂的民俗活動。1 而目前中國大陸最早的剪紙文物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座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墓葬中出土的五幅剪紙殘片分別是:「對馬團花」、「對猴團花」、「八角形團花」、「蝶蓮花團花」及「菊花形團花」,據推測當時的剪紙已和民俗活動息息相關。2
唐宋時期,由於國力強盛,社會經濟繁榮穩定,民間剪紙除了節慶習俗上的使用外,也普及到日常生活。3 宋代,窗花、牆花、門箋、神龕箋已廣為流傳。4 此外,宋代還將剪紙紋樣應用到陶器裝飾上,利用薄獸皮、油紙或樹葉剪刻出紋樣形成漏花印版,將漏花印板貼在陶器上,然後再施上釉料,接著將漏花印版取下,陶器上即呈現印版紋樣。5 如館藏吉州窯的「黑釉鳳紋碗」。
元代的剪紙仍是應民俗需求發展。元代人們若遇久雨成災,便剪一個人形手持掃帚,名為「掃晴娘」,掛於屋簷祈求雨停天晴的習俗。明代,是中國工藝的輝煌時期,流行以剪紙裝飾各種燈品,如羊皮燈、羊角燈、魚形燈等。6 而原先春節祭祀祖先和五神的五祀7 剪紙,在明代也應用到居室中成為結合美化環境、慶祝佳節和民俗禮儀的裝飾。清代民間剪紙無論應用範疇、題材內容、形式種類都更為廣博。甚至盛行多樣的剪紙工藝,如扇面上的剪字裝飾、服飾印花鏤版、刺繡花樣、孩童鬥雞玩具等都是以剪紙作為裝飾。8
剪紙技藝究竟何時傳入臺灣,目前尚無定論,但隨著清乾隆至咸豐年間,因臺灣港口正式開放,加上臺灣資源豐富,吸引了中國大陸漢人來臺開墾。這批移民因為信仰需求,聘請閩粵一帶手藝精湛的師傅來臺,開始興建廟寺,並讓師傅們將技術傳授至臺灣,造就臺灣各種手工藝的發展。同時也因祭儀所需製作紙具,當時剪紙多黏貼於糊製紙具上,如燈座、紙糊紮作等。9日據時期,剪紙稱為「切紙細工」,存及於常民生活中,如元宵節走馬燈的裝飾、婚慶中祝福剪紙花樣及喪禮中紙幡與圓形紙錢等。同時也被納入當時公學校教材中,為手工科教學的一環,目的是培養學生對幾何觀念的認識、配色美感的訓練和剪紙工具的使用,教材內容有對稱剪紙,連續圖案剪紙,簡易紙提燈等。10
民國34至38年間國民政府來台,在這批移民中,有些軍人或平民帶有剪紙技藝。爾後,政府為推動中華文化,藉由軍中文宣做政令宣導。剪紙和版畫成了軍方用來大量製作宣傳海報的手法之一,因此軍中的版畫或剪紙專長的人員,被分發到部隊成為藝工隊隊員,負責軍中的政令宣傳與文宣工作,退伍後轉成服務國中小的教師,並將剪紙技藝推廣至校園。11
除了國防部藝工總隊對剪紙技藝的實踐與推廣外,另一個剪紙重要的教育推廣機構即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62年政府為保存傳統民俗藝術,指定由本館和教育部所屬社教館共同主辦於大學傳習剪紙藝術的研習活動。聘請的講師有陳輝、王克武、唐北光、苗延芳、郭禮士、董金如、張有為、任適政、王爾昌夫婦等。12 其中北部的大學在民國63至66年聯合辦理「中國剪紙藝術習作成果特展」,並於本館盛大展出後,接著展開全台的巡迴展。除了上述的成果展外,本館在民國34至69年間多次承辦剪紙展覽,如在民國64年舉辦中國剪紙藝術展出國預展,民國66年和實踐堂聯合策辦「現代剪紙藝術展」。
本館擁有豐富的剪紙作品收藏,藏品多為各界捐贈,迄今收藏數量已達 216件,其中以鄧龔雲章13 女士的作品為最多,共計94件。本館曾於民國58及63年舉辦鄧龔女士的剪紙特展,並在民國65年以其作品出版《中國剪紙藝術》一書。此外,民國59年美國聖若望大學百年紀念,也由本館徵選50 幅鄧龔女士剪紙畫,運往展覽兩週,觀眾佳評如潮。於是聖大以該校金質獎及獎狀授贈,鄧龔女士後將獎狀及獎章呈送本館保存。從剪紙文物的收藏及展覽辦理皆可見本館於剪紙藝術的保存及教育推廣上不遺餘力。
民國70年前後,政府對剪紙相關政策與活動由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政令宣導媒介漸漸轉變為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傳承。民國70至78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每年委由不同縣市辦理「中國傳統藝術研習」,當中曾舉辦數次剪紙研習營。民國79至101年,教育部將紙藝正式列入國中小鄉土藝術活動課程。中華文化復興總會在民國81-89年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合辦「台北市民俗活動月」,以及新北市政府自民國94至105年間辦理「新北市(台北縣)剪紙研習暨比賽」,皆先後辦理多期剪紙藝術研習班,透過種子教師培訓,讓教師們將剪紙技藝推廣至校園,後者更藉由比賽激勵剪紙創作。14 近幾年除了剪紙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傳習外,在創新與應用方面,一些臺灣當代的創作者透過材料與技術的創新、創意的文字與圖像表現、結合動畫、虛擬科技等方式為剪紙藝術注入新的生命。
1
陳泰松(2021)。招魂的裝置,關於吳耿禎的「穿牆術」,典藏ARTouch,https://artouch.com/art-views/art-exhibition/content-49477.html。
2
吳望如、鐘雲珍(2021),臺灣傳統剪紙的傳承,新北市藝術教育深耕協會,頁18。述鼎(1994),民間藝術5-剪紙,藝術圖書公司,頁4;同註5,頁36-43。
3
李強(2019),中國剪紙,山東友誼出版社,頁51-56。
4
李強(2019),中國剪紙,山東友誼出版社,頁111。
窗花:剪紙常見的品類,用於春節之際,張貼在窗戶上,烘托節日熱鬧氣氛。或用於佈置結婚的新房、慶祝壽誕的廳堂,添增吉祥喜慶之意。窗花的樣式比較自由,除了貼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團花」之外,其外廓並無定制。為了適應窗櫺規格,一般窗花的設計,尺寸不會太大,並且注意鏤空透亮的造型,以避免影響照明。
牆頂花:牆頂花包括牆花和棚頂花,是屋內的牆壁與天花板的裝飾剪紙布置。牆花剪紙內容題材較不受限制,尺幅通常都大於窗花。
門箋:門箋是春節時貼掛在門楣或佛龕前的剪紙,主要用來驅邪祈福,增添春節喜慶氣氛,通常以五張為一堂,成套懸貼在門楣,與門神和對聯互作呼應。
神龕箋:懸貼在神龕上的剪紙。
5
謝明良(2015)中國陶瓷剔劃花裝飾及相關問題。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8),2。
6
李強(2019),中國剪紙,山東友誼出版社,頁135。
7
五祀:指門神、戶神、井神、灶神、中溜(土地神和室神)。
8
李強(2019),中國剪紙,山東友誼出版社,頁112, 136-140。
9
潘宣螓(2011),臺灣傳統剪紙藝術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在職專班,頁19-20。
10
吳望如、鐘雲珍(2021),臺灣傳統剪紙的傳承,新北市藝術教育深耕協會,頁44-47。
11
吳望如、鐘雲珍(2021),臺灣傳統剪紙的傳承,新北市藝術教育深耕協會,頁47-48。
12
吳望如、鐘雲珍(2021),臺灣傳統剪紙的傳承,新北市藝術教育深耕協會,頁56-57。
13
鄧龔雲章:民國38年渡海來台,其作品多為清末寫實、各式人物、婦女服飾、民間戲劇、民俗故事、花鳥獸為主,構圖細膩,線條均稱,神態活現,其中以龍馬最為出色。先後應邀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藝術館、中美文協會、英文中國郵報等多處展覽。臨終前將其多數作品捐贈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
14
吳望如、鐘雲珍(2021),臺灣傳統剪紙的傳承,新北市藝術教育深耕協會,頁98-104。
©2022 Copyright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使用Microsoft Edge或Chrome 1280 x 720 以上解析度瀏覽本網站 / 總瀏覽人數:00000000 / 本頁瀏覽人數:00000000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