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德進於1950年代中期,在臺北中山北路上的一家美術社,利用櫥窗兜售作品,尤其他的肖像畫最受美軍和外國人歡迎。291960年代搬到天母後,他一到假日便索性把作品掛在戶外牆上,同時掛著「PAINTING EXHIBITION」看板宣傳,加上附近有美軍顧問團、駐臺大使館及各種俱樂部,因此便陸續有外籍夫人來請他畫像。30
1961年底,美籍華裔水彩畫家曾景文(1911-2000)來臺,席德進受美國新聞處之託擔任嚮導;曾氏於參觀席德進畫室後,還建議他「向人像方面發展最好」,31可見其肖像頗有獨到之處。60年代中期,席德進赴歐美遊歷時,為籌措生活費,也常在街頭為人作肖像速寫;回國後亦曾積極尋找藝術家畫像,如:郎靜山(1892-1995)、李德(1921-2010)、周夢蝶(1921-2014)等。32
席德進歷經長年或為生活、或為藝術的畫像生涯,曾自詡「全臺畫像畫得最好」33, 並認為畫像的成功與否,模特兒扮演關鍵角色。此外,他在1968更發表〈肖像畫〉一文,耳提面命好的肖像畫家要透徹對象心靈,畫出模特兒不自覺的神情,表現出內在的精神與性格。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