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首頁 / 壯遊路上 / 關於《巴黎鐵塔》
席德進的歐遊作品,許多都標記日期與地點,參照他當時發表的短文與私密書信、日記,
可引領我們回到世界藝壇風起雲湧的時代氛圍裡,
一窺屬於臺灣的席德進,如何在遊歷各地中逐漸自我成型?如何在探求西方文化中自處?並碰撞激盪出哪些火花?
收合
    • 52
    • 席德進作 鄭惠美編,《上裸男孩——席德進四○至六○年代日記選》,臺北:聯合文學,2003 年7 月,頁139。
    • 53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90。
    • 54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91。鄭惠美,《獻祭美神:席德進傳》,臺北:聯合文學,2005 年7 月,頁136。
    • 55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4。
    • 56
    • 另一位被選上的應為老一輩的臺灣畫家廖繼春。
    • 57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52。
    • 58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7、12。
    • 59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0。
    • 60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23-24。
    • 61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23。
    • 62
    • 1963年5月28日寫於紐約。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8。
    • 63
    • 席德進自稱在臺北上映的法國電影必看不誤。席德進,〈我在巴黎〉,《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45。
    • 64
    • 席德進,〈我在巴黎〉,《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45。
    • 65
    • 見書中〈巴黎行旅〉篇章。席德進作 鄭惠美編,《上裸男孩——席德進四○至六○年代日記選》,臺北:聯合文學,2003 年7 月,頁138-156。
    • 66
    • 席德進,〈我在巴黎〉,《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49。鄭惠美,《獻祭美神:席德進傳》,臺北:聯合文學,2005 年7 月,頁145。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33。
    • 67
    • 席德進,〈名城掠影〉,《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13。
    • 68
    • 席德進作 鄭惠美編,《上裸男孩——席德進四○至六○年代日記選》,臺北:聯合文學,2003 年7 月,頁140。
    • 69
    • 席德進,No.37,《席德進素描集》,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9月,無頁碼。
    • 70
    • 席德進,No.35,《席德進素描集》,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9月,無頁碼。
    • 71
    • 席德進作 鄭惠美編,《上裸男孩——席德進四○至六○年代日記選》,臺北:聯合文學,2003 年7 月,頁153。
    • 72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37。
    • 73
    • 鄭惠美,《獻祭美神:席德進傳》,臺北:聯合文學,2005 年7 月,頁163。
    • 74
    • 席德進,〈一生沉沒在巴黎的中國老畫家——常玉〉,《席德進紀念全集V——席氏收藏珍品》,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7年9月,頁28-30。
    • 75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37。
    • 76
    • 席德進,〈夏陽的故事〉,《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58。
    • 77
    • 鄭惠美,《獻祭美神:席德進傳》,臺北:聯合文學,2005 年7 月,頁125。
    • 78
    • 席德進,〈夏陽的故事〉,《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53。
    • 79
    • 席德進,〈一生沉沒在巴黎的中國老畫家——常玉〉,《席德進紀念全集V——席氏收藏珍品》,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7年9月,頁29。
    • 80
    • 席德進,〈一生沉沒在巴黎的中國老畫家——常玉〉,《席德進紀念全集V——席氏收藏珍品》,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7年9月,頁28。
    • 81
    • 席德進,〈夏陽的故事〉,《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56。
    • 82
    • 席德進,〈夏陽的故事〉,《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57。

出國緣由

「我想一個人應該去製造機會,把握機會,生存即是競爭。」53

1962年,美國國務院依例派員來臺遴選訪美畫家,這也是席德進在臺北努力奮鬥的第10個年頭;此時他早已樹立專業形象,更是當時少數能名利雙收的藝術家。席德進因畫像結識美國駐臺莊萊德(Everett Francis Drumright,1906-1993)大使及夫人,故受其大力推薦,同時他也主動爭取機會,積極邀請來臺負責選拔的美國畫家到畫室參觀,54 加上具備相當的外語能力,55種種因素,使他成為那年的代表人物之一。56

同年8月底,席氏飛抵美國,進行參觀訪問;年底他雖已無美國國務院經費援助,57仍靠著自己的力量賣畫籌措旅費,也在1963年4月於華盛頓舉行個展。58旅美期間,席德進觀察到抽象畫已過時、普普藝術正流行,認為追求藝術要把握永恆的原則——人的感情;59而6月28日生日這天,席氏於書信中所描摹的自畫像圖稿,帶有普普藝術的新方向,60也彷若是他正視自我情感的深刻剖白。

巴黎朝聖之旅

「我要離開美國了,七月裡去倫敦,轉往巴黎,看看巴黎對我是怎樣的吸引人呢?
先到處跑跑,看看這個世界,生活對我比藝術重要,我愛生活、愛人、愛自然……」62

1963年7月,席德進決定離開美國,先到英國後抵法國,進行藝術朝聖之旅,前往他長期嚮往的藝術之都 —— 巴黎。63在臺北時,席德進一有法國電影上映必看不誤,終於以渴慕之心,投入巴黎美麗的胸懷。

當他抵達巴黎,便直驅市區,視線幾乎無法離開艾菲爾鐵塔的牽引,甚至激動叫著:
「終於到巴黎的夢是實現了!」。64

之後,席德進也陸續留下對當地著名景點的文字記錄,包括:艾菲爾鐵塔英姿、塞納河畔風光、聖母院的壯麗莊嚴、凱旋門的雄偉威武、羅浮宮裡藝術的豐富迷人等等。65

席德進在巴黎住宿的地方大約有4個榻榻米大小,是臥房,也是畫室;附近還有電影博物館,距凱旋門20分鐘路程,離艾菲爾鐵塔更只要走路5分鐘,前方的噴泉廣場則是令他夜晚流連忘返的賞景之地。66

席德進在巴黎總共待了兩年多,雖曾抱怨物價高、生活不便,但每每到歐洲各處短暫旅行,最後總會回到巴黎的懷抱。

巴黎的畫家朋友

「彭萬墀常來找我,我們很談得來……夏陽的太太來了。
在巴黎只有我們三個人在努力畫新東西,然而我不久將離開,我真有點捨不得離開這二位可以在藝術上交換意見的朋友。」72

席德進遊歷歐美期間,曾寫下不少對歐美藝壇的觀察,同時與當地華人藝術家也偶有往來,例如1965年2月,席氏在巴黎歐巴威畫廊(Galerie du Haut Pavé)舉行畫展時,旅法華人藝術家趙無極(1920-2013)、夏陽(1932-)、陳錦芳(1936-)、廖修平(1936-)、蕭明賢(1936-)、謝里法(1938-)等,均前來祝賀。73

另一位四川同鄉前輩——常玉(1895-1966),則是席德進初到巴黎時,便在一場留法學人畫展集會裡見到;據他描述,常玉外表潦倒,後來參觀畫室看到常玉用的也是極差的顏料,而1966年3月,常玉為結束歐洲之旅的席德進送機,也成了他們最後一次的見面,74幾個月後常玉即因煤氣意外中毒過世。至於在巴黎能與席氏交換藝術意見的朋友,就屬夏陽和彭萬墀(1939-)。75彭萬墀亦為席德進同鄉,因有家裡資助才得以專心作畫;夏陽卻沒那麼幸運,不但早期到巴黎時挨餓受凍,甚至在首展第一天,還得趕去為餐館粉刷牆壁。76事實上,早在50年代,席德進就對夏陽頗為賞識,成為他作品的第一位收藏者;77席氏形容和夏陽在巴黎的日子,「就像沙漠中兩個孤獨的旅行者,偶爾在寂寞的探索中,見一見面,談一談感觸,之後,又各奔前程……」78

5分鐘看懂《巴黎鐵塔》

來源:央廣x國立歷史博物館「聲動美術館」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