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首頁 / 壯遊路上 / 像吉卜賽人的生活
    • 83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56。
    • 84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27。
    • 85
    • 約1963年8月22日回巴黎。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30。
    • 86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69-71。
    • 87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93-95。
    • 88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11-112。
    • 89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13、117。
    • 90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20。
    • 91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25。
    • 92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48-149。
    • 93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21。
    • 94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24。
    • 95
    • 席德進,〈我遊文藝復興聖地〉,《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17。
    • 96
    • 席德進,No.23,《席德進素描集》,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9月,無頁碼。
    • 97
    • 席德進,No.24,《席德進素描集》,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9月,無頁碼。
    • 98
    • 席德進,〈我願流浪在西班牙〉,《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37。
    • 99
    • 席德進,〈我願流浪在西班牙〉,《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31。
    • 100
    • 席德進,〈我的最經濟旅行〉,《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72。
    • 101
    • 席德進,〈我願流浪在西班牙〉,《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26。
    • 102
    • 席德進,〈我願流浪在西班牙〉,《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29。
    • 103
    • 席德進,No.30,《席德進素描集》,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9月,無頁碼。
    • 104
    • 席德進,〈我願流浪在西班牙〉,《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32。
    • 105
    • 席德進,No.29,《席德進素描集》,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9月,無頁碼。
    • 106
    • 席德進,〈我願流浪在西班牙〉,《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31-32。
    • 107
    • 席德進,〈聖米契山——自然與人合力的傑作〉,《席德進的回聲》,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10月,頁87-91。
    • 108
    • 席德進,No.34,《席德進素描集》,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9月,無頁碼。
    • 109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11。
    • 110
    • 席德進,《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合月刊社,1982年7月,頁117。
    • 111
    • 席德進,No.40,《席德進素描集》,臺北:文星書店,1966年9月,無頁碼。
    • 112
    • 席德進作 鄭惠美編,《上裸男孩——席德進四○至六○年代日記選》,臺北:聯合文學,2003 年7 月,頁154。
    • 113
    • 席德進,〈從東方回到東方〉,《席德進紀念全集II——油畫》,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4年12月,頁95。
「流浪!多美,像吉卜賽人的生活,
那種生活,才充滿了生命熱。生活於我,比藝術更重要……。」83

席德進到歐洲後,常利用街頭畫像賺錢,錢一足夠便至各地旅行,短短兩年多,足跡遍及歐洲大城小鎮。1963年7月,席德進初到歐洲時,在法國巴黎短暫停留,8月便先到處「流浪旅行」84 ,所到之處有法國南部尼斯、義大利米蘭和威尼斯、羅馬、佛羅倫斯、瑞士,再於8月底回到巴黎。85

1964年8月,前往法國西南部海邊後,再到西班牙,9月中回到巴黎;席氏自述這趟旅程的目的,並非瀏覽風景名勝,而是「要體會生活與那些地方及人發生關係」86

1965年,在巴黎舉行畫展,亦提及:「我的畫已推翻了自宋代以後中國繪畫所建構的傳統,而走向民間藝術與漢唐的風格接合」87。同年約7、8月間,席德進又沿法國海岸而行,兩週的時間走遍十多個大小城鎮,沿途畫了十多張水彩及一些速寫,對途中歷史悠久卻成廢墟的民房感到惋惜。88

9月底至10月中,再啟程前往比利時、荷蘭、德國、瑞士,此行除了遊歷之外,另一目的是想尋找畫廊辦展;後來雖未如願,89卻在荷蘭購置了一臺日本相機,90成為他日後繪畫素材記錄及歐洲藝文介紹的重要工具。91

最後一次的浪跡歐洲,是在1966年3月決定返臺後。席德進回臺途中,再經義大利、希臘、土耳其、泰國、香港;這次旅行讓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拿坡里的民俗街景、龐貝古城遺跡,和雅典神殿、博物館。92 在歐洲多次遊歷期間,席德進常在夜裡懷念起臺灣的種種,93 並在遊歷之後體認心中有個願望必須回臺才能完成——「去畫我愛的中國鄉村、農人、廟宇」94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