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家」是什麼?
從古至今「家」的外貌和內涵經歷哪些演變?
「宅家」可以做什麼?
人與家的互動得以激盪出多少精彩面貌?

《說文解字》:「家,居也。」「家」的字形演變中,上方的「宀」表示房子,「豕」是豬的象形,「宀」下有「豕」表示在家中下層養豬,古人將豬飼養在房子下方,自己住在房子上層;由此可見,「家」起初便與建築息息相關。人類早期為了避風雨、躲猛獸,發展出巢居、穴居、半穴居等簡易的安身處所,後續隨著需求及技術的發展,加入土木磚石等各種材質的構造組合,輔以空間內部的格局規劃及陳設佈置,各種民居形式愈臻繁盛多彩。於是,「家」所代表的不再僅是擋風遮雨的生存智慧展現,也是人際關係、審美價值及精神情感的生活狀態反映。

「家」的具體型態從遠古到現今不斷變化,內在功能亦漸次擴增。早期的「家」側重停靠休憩等的靜態功能,然而,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家」的功能日新月異,人與家的關係,透過長時間的連結,產生多樣而豐富的「宅家」活動面貌。臺灣幅員雖不大,卻擁有豐富自然景觀,不僅造就物種多樣性,也因著特殊的歷史因素影響,成為融合南島、漢人、西洋、東洋等文化的多元社會。是故,各種「家」的內外在形式和元素,也共同折射出燦爛的人文光譜,呈顯出不同時代的歷史文化與藝術美學。

及至當代,「宅文化」盛行,此華語名詞追本溯源,來自80年代日本著迷動漫遊戲的「御宅族」。爾後,「宅」在臺灣社會就大致演變為待在家裡,從事某種興趣、愛好的相關用語。近年「宅家」被賦予更多正面積極的意涵,甚至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每個人待在家的時間似乎愈來愈長,在家從事的活動也越來越多。於是,家不再只是家,人們對家有了新的需求,也創發許多新的想像,如何把「宅家」的「將就」化為「講究」,正儼然形成一股另類新風尚。

本館為因應新型態展覽發展趨勢與疫情的不確定性,近年持續規劃各項線上展覽,提供民眾不受時空限制可隨時上線的觀展服務。本次「宅家有理─史博典藏宅家指南」線上展,藉由「家」的抽象模樣、具體型態及「宅家」活動之呈現和轉變,一窺先民的生存與生活之道,並透過100件史博典藏精選作品,遇見由「家」到「宅家」的各種面貌與可能,進而在本館提供的宅家文藝指南裡,找尋得以療癒身心的方式和力量,用輕鬆樂觀的態度面對世界不停的變化!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