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做什麼
在疫情衝擊之下,習慣快節奏的現代人,除了WFH(遠距工作,work from home)之外,被迫在不安氛圍下縮小生活範圍的我們,許多計畫被暫時擱置,卻也有了喘息的時間及重新省視自我的機會。藉由這段生活方式改變的契機,不妨鑑古推今往回看,端看習慣慢活的古人與早期藝術、工藝家,他們在3C(電腦、電子及通訊產品)尚未出現或不發達的古早年代,可以宅家做什麼?
收合

古代文人雅士必修「四藝」─ 琴棋書畫,不僅是修身養性的手段,若想到達高深境界,需要集中注意力及強化記憶,透過對聲音及圖像等信息的處理,甚至邏輯思維的組合排列,以達到理性解決問題和感性激發創意的均衡思考。

棋者,弈也;「博奕」是古人的遊戲消遣活動,內容如六博、圍棋和象棋等,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可見此類活動早在春秋時代已廣泛流傳。

其中「六博」盛行於春秋戰國至秦漢,主要遊戲進行方式為投六箸、行六棋,故稱六博。善博者在社會上受到尊重,博具常作為嫁妝或隨葬品,西漢也設有博待詔官隨時聽侯皇帝的詔令。 15

有關古人彈琴,在《尚書》中即記載:「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東漢應劭《風俗通》又說:「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由此可知較早的琴應為五弦,後改為七弦。古琴有著獨特的文字記譜法,可透過琴面上的七根弦和十三個徽位(音位),呈現十種不同的撥絃方式,演奏出四個八度。 16

現代人在家無事喜歡玩自拍或瀏覽旅遊電子相簿,古人的愛好也大同小異,只不過是以書畫為表現形式。其中,最熱衷自畫像的大概就屬宋朝。宋代文人家中常掛著自己的肖像畫,或對鏡自繪或請畫師代繪,這類畫面除了常見的半身頭像外,也有類似生活照的情景畫,偶爾還會題寫幾句「畫像贊」以表自我評價或勉勵,北宋黃庭堅《寫真自贊》便云:「似僧有發,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 17 近代,擅繪自畫像者為「渡海三家」之一的張大千, 18據統計他一生所繪自畫像不下百幅, 19通常隨興為之,惟必畫自己當時樣貌,有時也會在畫中作古人扮像,如自擬為東坡居士或鍾馗。

至於在家畫畫兼賞圖以表「思遊」之情,更早自魏晉南北朝即出現。熱愛旅遊並提出第一篇中國山水畫論的南朝宋畫家宗炳曾稱:「老病俱至,名山恐難遍游,唯當澄懷觀道,臥以遊之。……凡所遊歷,皆圖於壁,坐臥向之。」故有「臥遊」一詞。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透過觀賞自己或他人所繪的山水畫,來代替出門遊覽確實多少能聊以慰藉、帶來心靈的愉悅,此後更成為繪畫品評標準之一,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即提出山水畫應達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審美境界,也促成畫家以心意再造自然,甚至演變為文人逸士寓情於景的遣懷自娛。

長時間待在家,對於活潑好動或熱愛運動的人,無疑是一種折磨。是故,近年為了有更好的精神及體能來加強防護力,各種簡易的居家運動大為流行,如健身、舞蹈等皆成為熱門項目,古時可在家從事的體能活動亦十分多元。

秦漢時期設立掌管音樂的專門機構「樂府」,漢時宮廷及民間的兩大雅俗音樂體系交融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樂舞的發展。

當時的樂器已非常多樣化,形式規模豐富,不僅具備專業的歌唱和音樂演奏,也有特殊的舞蹈表演。此外,逐步融合西域傳入的外域樂器,以及類似今日雜耍特技的飛劍、跳丸(拋接劍、丸)等「百戲」,同時從服務宮廷、宗教,慢慢成爲平民百姓間的娛樂活動。 20東漢諫議大夫李尤的《平樂觀賦》即曾有「歌舞俳優,連笑伎戲」的記載。

而宅家除了可以唱歌、跳舞、演奏樂器外,還有個意想不到可訓練體力的地方 ─ 廚房。古代君子因不忍見禽獸之死,故遠庖廚,所幸,還有以烹調為職業「庖人」為其料理美食。早在秦漢時期,烹飪取料已頗具專業性,從漢代畫像磚可見廚房中似已有分工,從選料、宰殺、洗滌、蒸煮等流程均有條不紊。 21

到了宋朝,廚事專業分工更為明確,在貴族或富人家庭尤其如此,甚而都城中已出現「四司六局」為人代辦宴席,烹飪技法亦變化多端,例如炸、炒、炙、煮、蒸、烤、煎、煨、燒等30餘種,乃至講求菜餚配色,如宋人吳自牧《夢粱錄》就記載有「二色水龍粉」、「三色水晶絲」、「生膾(即切細的生肉)十色事件」等佳餚。

「耐力」雖常指外在的表象,其實本質是「耐心」。覺得宅家時間格外漫長嗎?找到耗時的興趣投入毅力與恆心,一如工藝創作或收藏,仰賴長期而自律的積累,或許時間流逝便快得像白駒過隙。

在各種磨人的工藝形式中,恐怕又以袖珍藝術的「微雕」最令人咋舌。微雕是指以刀代筆,在細小的物件上刻字繪圖。我國微雕藝術最早可上溯到西周時代,陝西出土的甲骨殘片,即雕有小如米粒的篆字。 22《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提及,春秋戰國時就有人能在棘刺上刻出母猴。

唐宋以來,則大多刻在竹片、筆管上,宋代郭若虛《國畫見聞志》記載:「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筆一管,人馬毛髮,亭臺遠水,無不精絕。」至明代開始盛行核雕(在果核上進行微雕),當時作家魏學洢的《核舟記》即敘述時人王叔遠在一顆核桃上鏤雕出蘇軾赤壁泛舟形象。此類鬼斧神工的絕技,民國後鑽研者愈來愈少,其中一位黃老奮,即是受清末微雕大師于碩作品啟發,進入牙雕(在象牙上進行微雕)領域者。

除了創作之外,文物收藏也是另一項需經年累月的耐心和熱情才得以成就的大事。就器物名畫收藏而言,古人早多有之,例如收藏熱鼎盛的宋朝,熱門收藏物有:藏書、法帖、名畫、金石(青銅器及石器)等。當時許多文人兼具收藏家身分,如歐陽修「喜集往古石刻」、米芾「遇古器物、書畫則極力求取,必得乃已」等等,以及重量級收藏家 ─ 宋徽宗趙佶。宋徽宗自身藝術造詣極高,書畫、音樂、詞賦無不擅長,更開始把皇家收藏分門別類後編纂成書,諸如耗費十餘年所編纂的《宣和博古圖》,共30卷,其中收錄最大宗的青銅器就有800餘件。

古今收藏五花八門,還有一種取之於自然的「奇石」(石種、肌理或造型特殊的石頭)也納入收藏門類。唐、宋以來石評倍出,賞玩奇石一度成為宋朝時尚並常入畫為題,後代書畫大家在作品中也多有賞石題材,將收藏與創作融為一體。明清時期則因園林造景發達,將賞石文化推向高峰,近世水墨大師張大千的遺物中便有不少奇石收藏。

    • 15
    • 李宏,《永恆的生命力量 ─ 漢代畫像石刻藝術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年11月,頁63。
    • 16
    • 〈 無形文化遺產 ─ 古琴藝術〉,《文化資產局》https://twh.boch.gov.tw/non_material/intro.aspx?id=111。(檢索日期:2022年5月9日)
    • 17
    • 吳鉤,《風雅宋 ─ 看得見的大宋文明》,香港:中和,2019年3月,頁118-132。
    • 18
    • 馮幼衡文章提及:「張大千曾作過上百幅自畫像,數量上為歷史之最,功能上除了傳統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意識地以自畫像作為社交的用途。」馮幼衡,〈張大千的自畫像〉,《造形藝術學刊》,https://cart.ntua.edu.tw/web/activity/publishing_in.jsp?dm_no=DM1561604942371&cp_no=CP1566753066695。(檢索日期:2022年5月2日)
    • 19
    • 〈大千自畫像〉,《「巨匠的剪影 ─ 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https://theme.npm.edu.tw/exh108/ChangDaichien/ch/page-7.html#main。(檢索日期:2022年5月2日)
    • 20
    • 李宏,《永恆的生命力量 ─ 漢代畫像石刻藝術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年11月,頁108-121。
    • 21
    • 李宏,《永恆的生命力量 ─ 漢代畫像石刻藝術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年11月,頁62。
    • 22
    • 吳山 主編,《中國工藝美術辭典》,臺北:雄獅,1991年8月,頁428-429。
回頂端